上次回台南時媽咪到商店選購了朵拉60片及100片的拼圖,
玩了幾次後,竟然少了一片拼圖,至今仍下落不明啦!
弟弟現在一邊拼圖,還會一邊說出裡面的單字,
如:朵拉~Boots~Benny牛~睫毛~太陽花~蝴蝶~
經過短短一個禮拜的練習,
弟弟已經能完全無誤的完成60片拼圖囉!
手裡總愛拿著朵拉的臉臉拼圖!
一邊拼,一邊玩,還會一邊碎碎唸~
整個人都趴到桌子上拼圖了~
放錯了,弟弟還會自己拿起來說:「不對~不對~」
另一款「米奇米妮非洲探險」的日本拼圖,
之前都是昕昕在玩,
最近媽咪發現弟弟竟然也會拼了呢!
日本拼圖質感很不錯喔!(推~)
完全採不規則形狀切割,
甚至還依動物外型做切割設計,
同樣是60片拼圖喔!
弟弟認真的找尋拼圖,
找到了還會說:「找到了~找到了~」
拼圖前弟弟嘴裡一直唸著:「鼠~鼠~鼠~」
就是要先找到米奇及米妮的臉臉拼圖拿在手裡!
拼圖的紙質還蠻堅固的,
而且切紋密合,
因為拼圖是不規則形狀,
所以如果力道控制不好,
拼圖很容易就移位囉!
不知道是靠著圖像記憶還是分辨形狀,
弟弟已經能辨識出每一片拼圖的位置了!
媽咪隨手拿起一片拼圖,
弟弟馬上就知道位置囉!
完成60片米奇拼圖囉!
弟弟對於拼圖一直有極高的興趣,
每天從早到晚都要拼上好幾次,
也因此讓他進步神速,
拼圖能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和耐心,
應該是每個小朋友必備的玩具喔!
讓孩子玩拼圖好處多多,
也有不少文章闡述相關內容,
在網路上找到一篇文章分享~
文/eNews網路記者鄭倩茹
許多人都誤以為「拼圖」是大孩子的玩具。事實上,玩拼圖,約莫在寶寶兩歲時進行,是最好的起點。玩拼圖是極富挑戰性的遊戲,不但需要手、眼、腦並用,還要要有一定的專注力與耐心,更要去學習找出拼圖線索的技巧,而且在拼圖的過程中,不但能讓孩子享受遊戲的快樂,還能同時獲得智能的提升,助於培養寶寶養成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
當孩子在玩拼圖時,首先,父母應該學習的第一步是「不干預」,因為在引導孩子們玩拼圖時,「等待」是很重要的。比直接告訴他:「這塊應放這裡,那塊應放那裡」,讓孩子自己去發覺一些有用的拼圖技巧更能有效激發他們的思維能力,嘗試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動手試試看,當孩子們遇到困難時,我們再逐步提供一些訣竅,例如:最後一片拼圖讓孩子自己完成、或是將圖片旋轉至正確的角度,這些技巧都可以增加孩子的成就感。等孩子們感受到完成拼圖的樂趣之後,他就會想要一玩再玩了。
讓孩子們玩拼圖遊戲,究竟能帶來哪些好處呢?
歸納為以下重點整理:
1. 瞭解「部分」與「全部」的關係
在遊戲中,父母讓孩子知道許多的「部份」能拼湊出一個「全部」,以及「一個全部」是由「許多部份」所組成的。
2. 培養平面組合的概念
積木是立體的組合,而拼圖是一種平面組合的概念,在侷限的2D範圍裡拼出一個物品,一個合於邏輯的東西。
3. 懂得順序/秩序/邏輯的意義
許多小朋友在一開始接觸多片的拼圖時,自然就知道要從邊緣開始拼,這就是學習順序、秩序及邏輯的意義,並且從觀察與判斷中學習分類,他得觀察範例上的正確拼法,才能拼出正確答案。
4. 增進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
拼圖需要小朋友耐心的操作,以及手眼協調能力,只要一不協調就不能將色塊放在正確的位置,但一開始不會的小朋友,只要多練習幾次自然就會了。
5. 培養觀察力,培養耐心、專注力
通常拼圖都是由日常生活中拼起,所以小朋友要熟悉身邊的事物,才能按照邏輯拼出正確的圖形,除此之外,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耐心及專注力,讓他可以坐得住的做一件事。
6. 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及策略
玩拼圖能學習推理思考能力,因為小朋友會經由嘗試不同的選擇,到決定正確的一片放下去,也就是經過假設、判斷到選擇的過程,讓他學習運用邏輯來解決問題的方法。
7. 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孩子在玩拼圖的過程中難免會有拼錯的時候,這時他們會感到挫折,表達不想玩的意願,但是大人可以從旁協助他們,幫他們度過難關。
8. 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當孩子將混亂的拼板一塊塊銜接以來,直至重新組合成功的時候,孩子會感受到成就感,這是提高孩子興趣很重要的元素,也是日後讓他獨立完成拼圖的自信心來源。
【參考資料】
文章出處:
http://www.life.com.tw/index.php?act=view&news_no=15364
日本拼圖奇摩賣場: